据Red Seer咨询公司预测,2025年,印度美容市场规模将达200亿美元;线上美妆市场规模预计会增长10倍,达到16亿美元,到2035年将增至40亿美元,印度将成为全世界前五大化妆品市场之一。在此趋势下,众多国际巨头纷纷掘金印度,争抢市场占有率。印度会成为下一个美妆大市场吗?
近日,日本美妆高丝集团宣布,已收购印度美妆公司Foxtale 10%的股权。高丝在公告中称,未来将从Foxtale中获得印度市场的营销知识,从而逐步加强高丝在印度的业务并加速其发展。其还将寻求与Foxtale在印度建立合资企业,探索联合业务。
事实上,近两年有不少美妆企业投资了印度品牌。2024年7月,联合利华投资了印度高端皮肤科级护肤品牌SkinInspired;同年9月投资了高端护肤品牌ClayCo Cosmetics;12月投资了护发品牌Arata;2025年1月,其领投印度高端护肤品牌Ras Luxuryskin Care的A轮融资,融资金额共计500万美元。另据外国媒体报道,联合利华印度子公司(HUL)即将达成协议,以3.5亿美元的价格收购印度初创护肤品牌Minimalist。
毋庸置疑的是,以上收购案透露着印度美妆品牌的增长潜力,以及印度美妆市场的发展前途。联合利华投资印度高端护肤品牌Ras Luxury Skincare时,其亚洲风险投资负责人Pawan Chaturvedi表示:“我们始终相信,在未来5-7年内,印度的高端美容市场将出现明显地增长。”
从品牌端来看,Huda Beauty、Fenty Beauty、Kylie Cosmetics、Rare Beauty等知名品牌也纷纷进入了印度市场,英国专业发型品牌Good Hair Day与印度知名美容零售商Nykaa合作,宣布进入印度市场。美妆集团也已加速印度市场布局,欧莱雅在印度推出了15个美妆及个护品牌,并设立高级研究中心负责研发;资生堂集团也在印度孟买开设首家资生堂品牌线下精品店,并引入Nars品牌等。
值得一提的是,联合利华已经在印度打下坚实基础,其印度上市子公司在护发、护肤、洗浴及美容等个护品类市场中占据核心地位,印度子公司目前占联合利华集团销售额的10.7% 左右,且有超过美国成为联合利华销售额最大市场的趋势。
据相关人士分析,这个“潜力”首先来自庞大的人口基数。印度总理莫迪曾表示,作为世界第六大经济体,印度有一半的人口年龄在30岁以下,未来几年有望变成全球上增长最快的主要经济体。
高丝在公告中也表示,“印度是世界上发展最快的国家之一,拥有世界上最多的人口。美容和个人护理市场的规模约为2.5万亿日元(约合人民币1167.2亿元),并且预计将继续增长,且护肤品和化妆品的增长率将会很高。”
其次,印度人民有较强的消费意愿。2023年的多个方面数据显示,印度居民消费占GDP的比重为60.1%,而中国居民消费占GDP的比重为54.3%。同时,印度消费者对于“高端品牌”的需求是越来越强烈,中高价位化妆品市场正在蒸蒸日上,慢慢的变多的消费者寻求满足其需求的高的附加价值产品,如强调成分和效果的产品。此外,随着数字环境的扩展,印度市场的化妆品电子商务近年来也在显著增长。
从外部因素来看,为寻求美妆市场的增长空间,一众外资美妆公司开始卷向印度、东南亚。“不少国际美妆企业在华陷入增长困境,他们在解决这一难题的同时,也在寻找其他可以挖掘新增量的市场。印度市场就像是个新蓝海,而这也是以联合利华为代表的国际企业押注印度市场的原因之一。”一位资深行业人士告诉美妆网。
印度市场作为美妆出海的新路径,具有巨大的增长空间和潜力。但要注意的是,挑战与机遇往往是并存的。
Redseer和Peak XV的联合报告数据显示,在美容与个护支出方面,印度人均仅14美元,与美国的313美元相比大幅落后,这使得印度美妆市场呈现出客单价较低、美妆环境与生态尚未发展成型的特点。
此外,严格且复杂的监管政策是一道不可忽视的关卡。印度对于化妆品的监管有着一套自己的标准和流程,涉及产品的成分、标签标识、安全性测试等多个角度。例如,印度对于化妆品中某些化学成分的使用有着严格的限制,部分在其他几个国家允许使用的成分,在印度可能会被禁止或限制使用。这无疑增加了企业运营的难度和成本。
另外,社会文化和宗教因素也对美妆市场有着深刻的影响。印度是一个宗教多元化的国家,不同的宗教信仰和文化习俗对消费的人的美妆消费行为有不一样的影响。本土化的美妆产品,如“阿育吠陀”备受拥簇,对于美妆品牌来说,可根据当地文化,推出定制化品牌。
尽管面临着一些挑战,但随着印度经济的发展、消费观念的转变、互联网的普及以及政策的支持,印度美妆市场有望成为全世界美妆行业的重要增长点。据悉,印度政府已采取一定的措施精简法规,促进美容行业的发展,鼓励了美容行业的投资和创新。
毋庸置疑,当下的印度美妆市场正散发着前所未有的魅力,让人满怀期待与热情。